梧桐树下的青春印记
前段时间大学同学小聚,我们居然像长辈们一样开始感叹时间的流逝居然如此迅速……
恍惚间又回到了九年前那个蝉鸣聒噪的开学日。拖着行李箱站在校门口,梧桐叶漏下的光斑在录取通知书上跳动,远处高年级学长举着“信管系新生报到处”的牌子,那抹鲜红成了我对大学最初的记忆。
军训结束后的各种学生会宣讲会上,不知所谓的参加了系学习部和校网信部的面试。我大学生活的第一步肯定是从被两个学生会部门都录取后开始的。从那开始,我便没有了可以休息的周末……
从搬运道具的干事到统筹校园歌手等大赛的负责人,学生会的三年像被按下快进键。记得筹办第一届辩论赛时,我和宣传部的同学连续三天蹲在打印店修改海报,最终在决赛现场听到主席宣布“冠军国际贸易代表队”时,打印机油墨的味道突然变成了胜利的芬芳。
宿舍楼下的梧桐树见证了我们太多秘密。309寝室的五个姑娘总爱在下晚自习回宿舍后分享老家寄来的特产,就着泡面畅想着我们人生规划。大二那年冬天,舍友失恋,我们出去陪她买醉,但结果却是每个人都喝得酩酊大醉,在阳台裹着棉被吵着要流星雨。她哭花的睫毛膏蹭在每个人睡衣上,像盖了一枚枚青春的印章。第二天的计算机课上,五个人的脑袋集体融在了电脑显示屏后,但也没耽误我们亚马逊网站卖给老外的第一笔订单的顺利开张。
成为预备党员那天恰逢我的二十一岁生日。从递交申请书到通过组织考察,两年间我跟着党支部外出培训学习考试,也带队去烈士陵园缅怀过先烈,也在校园的志愿服务中连续值守过四十天。当举起右拳面向党旗宣誓时,主席台上方“德能并举,知行合一”的校训匾额在阳光下格外明亮。
毕业典礼前夜,整层楼的同学都在走廊上通宵唱歌。有人弹断了吉他弦,有人用脸盆当鼓敲,不知谁起的头,突然开始轮流喊出每个人的糗事。当晨光爬上窗棂时,我们发现班长偷偷在每人的学士帽里塞了梧桐叶书签,背面是用钢笔写的“此去星辰大海,归来仍是少年”。
如今办公桌抽屉里还收着那枚褪色的校徽,每当工作中遇到难题,我总会想起当年办活动时前辈说的话:“所谓成长,就是把‘不可能’变成‘不,可能’的过程。”
那些在青葱岁月里积蓄的力量,正成为我在职场中披荆斩棘的勇气。
——潍坊广华销售部宋亚倩